第三章  论语八佾篇

3-1  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

【译文】

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说:“季氏在家庙庭院里用八佾的乐舞,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,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?”

 

3-2  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协助祭祀的人是诸侯,天子庄严静穆地主祭 。”

 

3-3  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作为一个不讲仁德的人,怎么对待‘礼’呢?一个不讲仁德的人,怎么对待《乐》呢?”

 

3-4  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礼法的表现形式,与其奢侈豪华,宁可节俭;丧葬的仪式,与其过分简单,宁可在心里真正悲哀一下就可以了。”

 

3-5  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夷狄的有君主,还不如中原没有君主却保留礼的国家。”

 

3-6  季氏旅于泰山。女弗能救与?呜呼!泰山不如林放乎?

【译文】

原句是季氏旅于泰山。子谓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与?”对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“呜呼!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翻译过来就是:季孙氏去祭祀泰山。孔子对冉有说:“你就不能劝阻他吗?”冉有说:“我没有这个能力。”孔子说:“唉!难道说泰山还不如林放知礼吗?”

 

3-7  君子无所争,必也射乎!揖让而升,下而饮,其争也君子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,如果非要争那一定是射箭比赛吧!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然后再登台比试,不管谁输谁赢走下台来又互相敬酒,这样的争才是君子之争。”

 

3-8  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。绘事后素。

【译文】

子夏说:“恰到好处的笑容会让你的面容娇好妩媚,漂亮的眼睛灵动有神(炯炯有神),不用刻意装扮就能美丽非凡。”孔子说:“经过修饰后更能衬托出其纯洁本色。”

 

3-9  夏礼,吾能言之,杞不足征也;殷礼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征也。文献不足故也。足,则吾能征之矣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夏代的礼,我能描述出来,夏的后代杞国现在的礼却不足以沿袭下去;殷代的礼,我能说出来,殷的后代宋国现在的礼却不足以沿袭下去。这是史籍资料不足够的原因。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,我就能够使他们沿袭得更久了。”

 

3-10  禘,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禘祭仪式,从第一次献酒之后,我就不想往下看这个仪式了。”

 

3-11  不知也!知其者,说之于天下也!其如示诸斯乎!指其掌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不明智啊!知道了这件事的人,就会把周公后代举行禘的仪式告诉给天下人啊!就好像把它放在这里一样!”指自己的手掌(形容是一目了然)。

 

3-12  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里,祭祀神灵就如同神灵真的在那里。如果我们自己不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祭,那就别搞这个祭祀仪式了。”

 

3-13  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,何谓也?不然,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

【译文】

王孙贾说:“与其巴结奥神,宁愿奉承灶神,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”孔子说:“不是那样的,如果得罪了天,向谁祈祷都没有用的。”

 

3-14  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周朝的礼法制度是经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的发展而形成的,多么丰富繁盛啊!我认同周代的礼制。”

 

3-15  入太庙,每事问,是礼也!

【译文】

孔子进了太庙,每件事都会向太庙里的人请教,这就是礼呀!

 

3-16  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射箭比赛不是在于是否能射穿靶子,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,这是最基本的规则。”

 

3-17  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你爱惜的是那只羊,我们应关注的是那种礼。”

 

3-18  事君尽礼,人以为谄也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我们侍奉君主一切都应该按照礼的规矩去做,别人却以为这种做法是在向君主谄媚。”

 

3-19  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君主役使臣下时应该以礼相待,臣下侍奉君主时应该以忠诚无私相待。”

 

3-20  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快乐而不放纵,悲痛但不能伤身体。”

 

3-21  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已经做完了的事就不用再劝说(做或不做)了,已成定局的事就不便再劝谏了,已经发生的过错赶紧补过。”

 

3-22  管氏而知,礼,孰不知礼!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管仲这样明智,说到礼,怎么会不知礼呀!”

 

3-23  始作,翕如也;从之,纯如也,皦如也,绎如也,以成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开始演奏的时候,慢慢和顺;随后,清晰和谐,进入主旋律就恢弘明亮,绵延不绝,直至乐曲最终完成。”

 

3-24 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,天将以夫子为木铎。

【译文】

治理天下违反道义的情况已经很久了,上天必将用孔子的思想主张作为指引。

 

3-25  《韶》: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

《武》: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《韶》:美极了,而且好极了。《武》:美极了,却还不够‘善’。”

 

3-26  居上不宽,为礼不敬,临丧不哀,吾何以观之哉!

【译文】

孔子说:“处于上位却待人不宽厚,举行礼仪时不恭敬认真,参加丧礼时也不悲痛,对于这样的执政者,我用什么

来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(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了)!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首页    在线学习    论语原文译文    第三章  论语八佾篇
创建时间:2025-02-06

欢迎光临正解国学网

WELCOME TO ZHENGJIE GUOXUE NETWOR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