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章 论语微子篇
18-1 殷有三仁。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
【注释】
殷:指殷朝。
微子:殷纣王的叔父。
去:离开。
之:代纣王。
箕(jī)子:殷纣王的叔父。
为:做、成为。
比干:殷纣王的叔父。
谏:讽谏、直谏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殷朝有三位仁人。微子离开了纣王,箕子做了他的奴隶,比干直谏被杀死了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2 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枉道而事人,何必去父母之邦?
【注释】
直:正直。
道:方法、方式。
事:侍奉。
人:这里指代君主。
焉:疑问词,哪里。
往:去。
黜(chù):罢免不用。
枉:弯曲、错误的。
邦:国家。
父母之邦:父母所在的国家;家乡或祖国。
【译文】
用正直之道来侍奉君主,到哪里不会被三次罢官呢?如果不按正道侍奉君主,为什么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家乡或祖国呢?
【评析】(略)
18-3 若季氏,则吾不能,以季、孟之间待之。
【注释】
若:和……一样。
不能:做不到。
待:对待。
之:第二个“之”是指示代词,代“孔子”。
【译文】
齐景公说:“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,那我做不到,可以用介于季氏和孟氏之间的待遇对你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4 齐人归女乐,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。
【注释】
归:本义是指女子出嫁;这里可以理解为赠送。
【译文】
齐国人赠送了一些舞女给鲁国,季桓子接受了,三天不上朝。
【评析】(略)
18-5 凤兮凤兮!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!今之从政者殆而!
【注释】
凤:凤是指雄性,凰是指雌性;这里的凤是指圣德之人。
谏:规劝、制止。
追:赶得上、及;这里引申为改正的意思。
而:在句末,表示“吧”“罢了”。
【译文】
圣德的人啊,圣德的人啊!你的德行如今怎么这么衰弱呢?过去的事不可能制止的了,未来的还有可能来得及被改正。算了吧,算了吧!是今天的执政者很危险罢了!
【评析】(略)
18-6 鸟兽,不可与同群,吾非斯人之徒与,而谁与?天下有道,丘不与易也。
【注释】
与:前三个“与”的意思是交往,打交道;第四个“与”是推举,支持,从事等意。
易:名词,改变、变革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飞禽走兽,人是不能与它们合群生活的,如果我不和世上的人打交道,还与谁打交道呢?如果天下政治清明,我就不会让他们从事改革了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7 不仕无义。长幼之节,不可废也;君臣之义,如之何其废之?欲洁其身,而乱大伦。
【注释】
仕:做官。
废:废弃。
【译文】
子路说:“不做官是不符合义的。长幼的礼节,都还没有被废弃(都不可以废弃);君臣的义,又如何能废弃呢?想洁身自好,却乱了大的伦常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8 无可无不可。
【注释】
可:可以;这里指可以做的事情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没什么可以的,也没什么不可以的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9 大师挚适齐,亚饭干适楚,三饭缭适蔡,四饭缺适秦,鼓方叔入于河,播鼗武入于汉,少师阳、击磬襄入于海。
【注释】
师:鲁国乐官之长。
大师:古时亦被称为“太师”。
挚:人名。
亚饭、三饭、四饭:都是乐官名。
干、缭(liáo)、缺:三个都是人名。
鼓方叔:击鼓的乐师名方叔。
鼗( táo):小鼓。
少师:乐官名,副乐师。
击磬襄:击磬的乐师,名襄。
入:进入、去。
于:到。
河:指黄河。
入于河:到了黄河上,喻意为渡过黄河谋生。
海:大海。
入于海:到了海上;这里的意思是去海外谋生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太师挚到齐国去了,亚饭干到楚国去了,三饭缭到蔡国去了,四饭缺到秦国去了,打鼓的方叔过了黄河,敲小鼓的武过了汉水,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去了海外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10 君子不施其亲,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,无求备于一人。
【注释】
求:追求、要求。
备:完美。
【译文】
周公对鲁公说:“君子不恩惠自己的亲人,不使大臣们抱怨不用他们。旧友老臣没有大的过失,就不要抛弃他们,不要对一个人要求太过完美。”
【评析】(略)
18-11 周有八士。
【注释】
周:周朝。
士:有才能的人、有教养的人。
【译文】
周朝有八个有才能的人。
【评析】(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