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兵法奇胜篇(通行版本为兵势第五)

 

5-1   孙子曰:凡治寡,分数是也;斗众如斗形名是也;三军之众,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,奇正是也。兵之所,如以卵者,虚实是也。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治:指挥、治理。

如:和……相比。

分数:军队的编制和员额。

斗:战斗、对打。

众:多,指大部队或主力部队。

:少,指小部队。

形:军事用语中,专指旌旗。

名:军事用语中,专指鼓、号、角、哨子。

形名:指挥的号令。

毕:全。

受:遭遇。

奇:罕见的,独特;这里是指战术上的运用。

正:正直、公正、正义;合乎法度。

奇正:指围绕合乎法度的战略所使用的独特战术。

加:施加、进攻。

锻铁用的砧石,亦泛指石块。

投:扔、抛。

卵:特指动物的蛋。

虚:动词,消耗,使……虚。

实:真实;这里指实力。

虚实:使实力消耗,即消耗敌方的实力或战斗力。

 

【译文】

孙子说:凡是指挥大部队和小部队相比,那是编制和员额的区别;与敌方主力部队作战和与小股敌人作战相比,是指挥号令的不同;三军上下,即使全面被敌人包围也不处下风,这是“奇正”的原因。部队所进攻的地方,就好像用石头投卵一样,这就是消耗敌方的实力。

 

 

 

5-2   者,以正合,以胜。故善奇者,无穷如天地,如江河。终而复始,日月是也;死而复生,四时是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战:名词,战争、战事;动词,作战、打仗、比高低。

以:凭借。

正:正直、公正、正义;合乎法度。

合:适合;这里指合时宜。

以正合:战略上要符合道,符合正义。

奇():罕见的,独特;这里是指战术上的运用。

出:产生、发生;在这里即表示用,使用的意思。

竭:尽,干涸。

四时:春夏秋冬。

 

【译文】

“战”的情况,都是凭借战略上合乎正义(然后才出兵),用独特出奇的战术取胜。因为善于用奇的战术,就像天地之间的变化无穷,像江河的水一样流之不尽。终而复始,那是日月的作用;死而复生,那是春夏秋冬导致的变化。

 

 

5-3 不过五,五声之变,不可胜(shēng听也;色不过五,五色之变,不可胜观也;味不过五,五味之变,不可胜尝也。战势不过奇正,奇正之变,不可胜穷也;奇正相生,如循环之无之?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声:《说文》中,音也;古时的音调名称就是“宫、商、角、、羽”。

胜(shēng):副词,尽。

战:形容词,作定语修饰后面的“势”。

战势:指战争的态势、形势。

奇:指战术上的运用。

正:指战略上符合道。

奇正之变:战术围绕战略的变化。

循:沿着。

环:圆圈。

端:事物的两头,即起点和终点。

孰:代词,谁、哪个。

穷:贫困、用尽。

 

【译文】

音调不超过五个,可五个音调的变化组合,不可能尽听天下的乐曲(即五个音调就能组成无穷无尽的乐曲);自然界中的原色只有五种,组合后的色彩变化,绚烂多姿不可能尽观天下的色彩;世间的味道不过五种,酸甜苦辣咸之间的变化,不可能尽尝天下的美食。战争的态势超不过战术和战略两个范畴,战术围绕战略所产生的变化,更是无穷无尽;战术与战略相生,就好像沿着圆圈没有起点和终点一样,哪个能够让它穷尽呢?

 

 

 

5-4  水之石者,也;鸷鸟之击,至于毁折者,也。是故善战者,其势其节短。势如弩,节如发机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激:因受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。

疾:快、迅速。

至:达到某种程度。

漂:使……漂。

势:能量、势能。

鸷鸟:凶猛之鸟。

毁:毁灭、死亡。

折:断;这里指不能动弹。

节:节点,关键点;在现代海军用语中指速度,一节=1海里/小时。

险:要隘;这里指达到的某种程度。

短:两端之间的距离小。

其节短:形容出击的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。

(guō):拉满弩弓。

发:发射、发生。

机:机关。

 

【译文】

激水速度之快,能够让石头飘起来,这就是“势”;凶猛之鸟的击杀,能够让猎物死亡或不能动弹,这是因为击中的是关键点。因此善“战”的,他的势能非常大,选择出击的时间点恰到好处。这个势就好像完全拉满的弓弩,这个节就好像要扣动的扳机。

 

 

5-5  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;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也。乱生于,怯生于勇,弱生于强。治乱,也;勇怯,也;强弱,也。故善敌者,形之,敌必之;予之,敌必取之;以利动之,以待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纷纷纭纭:多而杂乱;指各方的军队绞杀在一起,已无法再用旗子指挥。

乱:没有秩序和条理。

斗乱:指乱成一团。

浑浑沌沌:迷糊不清;指此时的锣鼓喧天、号角齐鸣、听不清指令,已完全分不清敌我。

形:《说文》中,象形也;这里指士气。

圆:《说文》中,圆全也;这里指旺盛的意思。

败:毁坏、消除、凋谢。

治:训练有素,使……治。

治乱:使乱治。(勇怯、强弱的用法相同)

数:数目,训练次数;方法、策略、权术。

势:能量、势能。自然产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对己方有利的事物。

形:士气。

动: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,即调动、诱惑之意。

从:服从、依顺、跟从;这里指发兵进攻。

卒:兵,死亡;这里指陷之于死地。

 

【译文】

双方军队厮杀在一起混乱无比(旗帜的指挥作用可能丧失),这时即使表面乱成一团也不可以是真的乱了;锣鼓喧天号角齐鸣完全分不清敌我,那也要保持住士气的旺盛而不可以懈怠。乱是因为对方的训练有素,害怕是源自于对方的勇敢,势弱是因为对方的强悍。如何扭转混乱的局面并恢复有秩序的状态,那就是运用平时训练的方法;如何使胆怯变成勇敢,那就要给予势能;如何让自己做到从当下的弱小转变成强大,那就要鼓舞士气。因此善于调动敌方的,要用军队的士气压倒他,敌人就会表现出被动;凡是你要给予对方的,一定是敌方想要的;用有利于对方的情形去驱动他们,然后让敌方陷之于死地。

 

 

5-6   故善战者,之于,不于人,故能择人而势。任势者,其人也,如转木石。木石之性,则静,,方则止,圆则。故善战人之势,如圆石于千仞之山者,势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释】

求:获得、制造。

势:势能、能量、威力、趋势。

责:索取、责备、期望。

任:担当、听凭、驾驭。

战:使……战。

战人:使士卒拥有战斗力。

安:平稳的地方。

危:陡的。

动:移动。

行:滚动。

转:动词,转动;形容词,修饰“石”的形态。

之:动词,到达、形成。 

山:指代高处转动圆石所形成的巨大威力,像山一样。

 

【译文】

因此善“战”的,借助势能获取优势,不是期望从数量方面获得“势”,因此就能够做到挑选合适的人而“势”。所谓的任势,就是能做到让士卒拥有(更强的)战斗力,就好像转动的圆木和石头。木石的本性,在平稳的地方就

会静止,放在陡的地方就会往下滚动,如果是方形的就会停止不动,圆形的就会滚动。因此善于提升战斗力的“势”,就像把千仞高的圆石转动起来后所形成的大山压顶的情形,这就是势能。

 

 

 

 

首页    孙子兵法的管理智慧    孙子兵法奇胜篇(通行版本为兵势第五)
创建时间:2025-02-25

欢迎光临正解国学网

WELCOME TO ZHENGJIE GUOXUE NETWORK